Home
News
Events
GKD论坛
第一届:源 · 融——当代人文精神透视下的传承与更新
2022-09-20

大板 材料架  UV画布 2.2×3.2 m.jpg



9月2日,GKD青坤设计第一届论坛“源 · 融——当代人文精神透视下的传承与更新”在杭州钱江银都新座如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从当代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讨论快速更迭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与城市设计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日常工作的惯性之外回溯设计的本源,从不同的层面探究对经典和经验的继承与发展,在观点碰撞的平台上获得崭新的视野。



论 坛 开 场


孟骐~1.jpg

GKD总建筑师孟骐


孟骐:在快节奏的设计背景下,希望有一种匠人精神来支持我们做接下来的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慢慢建立了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在平台和设计师的努力之下形成了自己的东方美学设计理念,并在各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一以贯之地执行了这个设计初衷。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跳出目前的固有框架重新审视当下的建筑设计,通过寻本究源、思考实践、融合创造来以创新的方式对时代发展做出回应。



主 题 演 讲


讲座01:

手上园林·肩舆园林·屋下园林·天外园林


2I5A9127~1.jpg

王 欣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

造园建筑主持建筑师

《乌有园》主编

 

王欣:园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段基因,并非样式化与风格化的存在,是在生活的任何场景中都可以运用的思想。它作为城市化的补偿性存在,并不归属于建筑或者景观等某个专业,而是一个普世且同构的思想根源,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上园林·肩舆园林·屋下园林·天外园林”基本是一个完整的架构,从不同的尺度和角度共同探讨园林这个命题。


首先是“手上园林”。

中国人喜欢说“芥子纳须弥”,常常将大的价值观加载于小的个体之上。米芾的藏砚“海岳庵研山”即是如此,虽然大小只有一尺见方可以置于案头,也还是有人愿意用连顷的府宅和他交换,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居所。


海岳庵研山~1.jpg

△米芾藏砚“海岳庵研山”,图源网络


中国人眼里的自然并非自然界里的纯自然,而是以诗画叙事的自然,古灵精怪的石头恰好是最小的自然叙事体。所以我会在上万块石头中挑选一块石头,以此接受自然形式的训练,然后给这些石头起名字,比如给下面像山而上面有气象万千的云雨感的石头取名为“岭小自带云雨冠”,给前有山峰上有阁楼的石头取名为“峰辗转而升高阁”,作一首诗来赋予它名字,因为如果失去了诗和画的眼睛,自然好像就没有意义了。这就是中国文人所讲的“袖峰”——袖口里的小石头,是对心中世界的印证与超越。

008aZjTgly1gt5y5nuqnkj30u00ofgnm1111111111~1.jpg

△王欣藏石,图源网络


在建筑学教育中,我们给大二学生的设计任务是做一个鸟笼,其实鸟可以指代人的所有问题。比如在一份作业中,不同高度的格子给了鸟选择的空间,而当人蹲下来与鸟对话的时候,鸟获得了某种尊严。《韩滉文苑图》中一共有三个自然,左边是罗汉榻,中间是栏杆和伞盖,右边则是吧台一样的存在,以这个鸟笼替换也未尝不可。这三个自然完全是被人用诗和画驯化过的自然,原始的凶猛的自然谁都回不去了。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所有形式背后一定要有叙事的潜台词,只有这样才能在蜗居之时建构精神寄托。


4b88d25568d255002f709af14471955b1111111~1.jpg

△《韩滉文苑图》,图源网络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则通过无意识下与泥塑的身媾肉搏获得自然的创作,再等比放大到超尺度重新审视,小中见大,让创作者超越手和眼的规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说手上园林不见得就是真的小,任何小的东西都蕴藏着伟大的可能。


fc720960c5c2c83b4ae4c4755b51ad58.jpg

△隋建国《肉身成道》系列作品,图源网络


其次是“肩舆园林”,

“肩”就是肩膀,“舆”就是舆乘,车轿,“肩舆园林”就是可以随身扛走的园林,还有一个名字叫“山水道具”。带着道具去寻找佳处,架设布置为一个幕天席地的瞬时的园林,应一时之念、一时之兴起,实现取景与融景以及人与自然、与物对话的最大的自由。比如最近兴起的露营也是古已有之,是超轻的布景和舞台。宋代文人的草庐、元代倪瓒的“容膝斋”都只能进一个人,表达了与世俗决不合作的态度,是最小状态的园林建筑。


00d42f33e7de4ceda14db3669e7af6be.jpg

△宋代文人的草庐,图源网络


《渡去博古园畴》是我们做的一个园林装置,是很多园林山水生活片段的重叠。它可以是阡陌纵横的田野,农民干完活儿以后坐在田埂上抽烟;它可以是一个倒地的博古架,人的各种格间活动是多样性的收藏与并举;它可以是魏晋的高床,是一个可以承托所有活动的巨大的平面,在上面环顾四周,坐而论道;它还可以是一艘船,仙人渡海的桴槎,带着自然意态驶向彼岸世界。


641.png

△园林装置《渡去博古园畴》,图源网络


再次是“屋下园林”,

当园林完全曝露在外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注意到它,但是当它冲进屋子的时候它一定会震惊到你。筱原一男有一个作品是“谷川的住宅”,在最大的空间里设计了一个斜的地面,以自然与人不配合的方式表达自然涌入屋下的状态。我们做了一个设计和这个作品对话,同样是表达自然的涌入但是用的是中国人的方式,最大的空间我称谓“大广间”,“广”字是发明了一个巨大的汉字,在广字头里包括了“山石林泉烟岫风雨”,就是把一组山直接放在屋檐下,立面可开可合,关上门就好像收藏了一座山。


8516c111-6d69-0072-58c8-ad29604e1e95 (1)~1.jpg

△筱原一男“谷川的住宅”,图源网络


《海上明月夜》是一个奇观化的剧场,一般园林几乎是没有外形的是内观的,而当我们把海浪硬化以后,它可以进入漫游,也有确定的外部形象。这四片浪中有一大片是舞台,三小片是观众席,它勾勒了一个画框,在世间打开了奇观的窗口。它被搬入室内时,就好像巨浪涌入了体内,所有元素交汇在一起的瞬间被定格下来了。屋下园林就是把室内设计看做是在屋子里造园,用造园的方式做室内设计。


641 (2).png

△《海上明月夜》,图源网络


最后是“天外园林”。

到这个章节可以发现,“天外园林”和开头的“手上园林”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的一个课程设计作业题目,用造园的方式去构建小行星上的生活。通过读取一块石头可以发现,它的怪异形式的背后都是可以有叙事建构的,你可以改造或者重新设计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独立的、漂浮的、不依附于地球的,但是它传承了地球思考的基因。如果通过园林的方式去建构小行星,把园林真正当做一种方法和理念的时候,苏州园林的样式就不会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独立的价值观,也就是中国人的洞天思想,“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一颗沙子的独立价值等同于一个地球。



讲座02:

理想社区——城市复兴背景下的新都市主义设计思考与实践


2I5A9274_副本1111111111111~1.jpg

任治国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董事合伙人

中国建筑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任治国:中国很早进入郡县制,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繁华的城市。而当代的城市复兴是通过高铁被迅速拉齐的,短时间快速的发展使这种城市复兴感非常强烈。城市发展总是会留下时代的遗迹,如何重新为这些遗迹赋能从而焕发城市活力是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去年我们做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项目基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曾经是无锡的战备粮存放地,有五个巨大的桶状粮仓建筑。原来上位规划中的道路被粮仓断掉了,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道路规划,把道路改到了粮仓建筑西侧,然后将住宅用地重新划分,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住宅用地的价值,改造项目也因此具备了一些地产开发项目的属性。我们还保留了北侧的公园,复原了西侧的小溪,希望更新后能成为城市名片,形成一个人文复合街区。


C0514.MP4_20220919_1648097661111111111111~1.jpg


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参考了法国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方法,引入20m*20m的网格,在网格中寻找点线面进行改造;业态组织方面则参考了台北华山1917文创园,通过“会、展、演、店”的组合达到营收平衡。改造后的街区包括了城市花园、生活艺术长廊、商业活力街区、儿童主题教育等内容,通过汇集人群拉动街区活力。


微信图片_20220919172051111111111~1.jpg

△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分析,图源网络


具体的更新设计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界面更新,也就是将临水和沿街的界面做大量的拆除重建,优化场所边界;第二阶段是地块内部改造,打造集商业、活动、展览于一体的粮仓建筑,活化整个园区;第三阶段是周边活化,开放周边住宅小区和配套并引入人流,以招商和运营的思维去做整个的规划和更新。


高端住宅方面,万科臻山府是深圳住宅项目中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这个项目只有240平米一个面积段,没有楼王,户配非常均衡。结构上采用了国外高级公寓(如海德公园一号和纽约公园大道432号)常用的内核外柱结构,带来了空间可变性的同时使立面开窗更加自由。在设计中通过创造特定的原则和坚持来建立客户认知,因为客户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在相同购买力下最稳定的保障。cf542534e9fee2bc3ee165002b68d46a111111111111~1.jpg△海德公园一号及纽约公园大道432号住宅平面,图源网络


微信图片_20220919163451~1.jpg

△深圳万科臻山府 ©日清设计



讲座03:

中西文化结合——塑造富有个性的城市空间


2I5A9326_副本~1.jpg

周雯怡

Arte-Charpentier architectes 高级合伙人

夏邦杰建筑设计上海公司总经理、董事

法国国家建筑师


周雯怡:中西方文化有不同与互补之处,骨子里也有很多交融的地方。如何将中西方文化进行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把西方的城市设计、建筑肌理还有商业空间的经验借鉴到中国的项目中,以此创造富有个性的城市空间是我今天的分享主题。


首先是城市构图的尺度。巴黎在十九世纪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运动,在中世纪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斜向的轴线,并结合大型公共建筑的设置形成了新的城市秩序。塞纳河也被纳入城市景序列观,一系列跨河轴线将标志性公建及景观绿地园林跨河联系起来,形成了恢弘的城市对景。



图片11~1.jpg


△巴黎城市构图分析,图源网络


我们在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规划项目中运用了巴黎的城市规划方法。首先我们将汾河水引入,聚集文化建筑形成文化绿岛,再以此为核心形成西山到汾河的轴线,将西南的新区和东北的老城联系起来。轴线辐射范围大大超出了设计范围,然而后续建设仍然继续以此为骨架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城市网络系统。有斜轴的城市构图方式使得人们在附近的道路上总是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标志性公建及大的城市对景,这在传统方格网城市中是感受不到的。


图片4~1.jpg

△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规划鸟瞰效果 ©夏邦杰设计


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尺度上,巴黎通过控制建筑的高度和立面来保证空间的秩序性和连续性形成特定的城市肌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巴黎出现了介于奥斯曼街坊和现代主义板楼之间的半开放街区,这种街区空间更加灵活多变功能也更加混合,同时也有一套非常严谨的城市导则对这些建筑的体量和色彩进行控制。


图片33~1.jpg

△巴黎城市肌理分析,图源网络


在南京中法创意风情小镇项目中,我们借鉴了巴黎的半开放街区形式,将办公、商业、公寓等混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生活核心区。我们还制定了一套图则,对相关区域的围合程度、建筑高度、立面色彩、通透性等加以规定,对未来的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


图片7~1.jpg

△南京中法创意风情小镇街坊类型分析 ©夏邦杰设计


在商业步行街区的尺度上,主要可以参考的是欧洲的集合型广场和传统的步行街。集合型广场通过放大的空间统御前后街巷,步行街往往有合宜的高宽比给人带来亲切的空间感受。在上海思南公馆改造项目中,我们将原有围墙打开,增加了更多小尺度步行街区串联广场。在老建筑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把底层平面和景观结合在一起设计,形成丰富的渗透关系。我们并没有复刻保护建筑的立面,而是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烘托保护建筑,通过新旧对比的效果来体现保护建筑的原真性。


图片7 (2)~1.jpg

△上海思南公馆改造项目鸟瞰效果 ©夏邦杰设计


2222222222222222222222~1.jpg


图片5~1.jpg


111111111111111~1.jpg

©夏邦杰设计



问答环节


  Q1:各类资料中都没有出现过农村的园林,园林是否只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而并非中国人的普世基因?

王欣:我不认为园林只属于精英阶层。园林的底层逻辑是诗心和画心,用诗意的方式看待自然,只是文人士大夫和农民掌握的语言有所不同。比如广西的农民可以在自家后院把土往下挖一两米获得一个园林,这比叠石假山更加惊人。通过合理利用手中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园林。


Q2:王欣老师对时下流行的宋式美学有何见解?

王欣: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绘画的研究才能知道,宋式美学并不只是精致和收敛的。宋代是近世的开端,市民活泼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宋韵。宋代历经南北,有古朴的一面也有华美的一面,是杂糅的而非单取的。


Q3:法国城市肌理围合感更强是否与他们更接受东西朝向有关?

周雯怡:是的,法国人认为视线比朝向更重要,通过匀质地沿街来形成秩序感对他们来讲是天经地义的,围合对于街道的活力和氛围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2I5A9088.gif




总 结 展 望


2I5A9238~1.jpg

GKD总经理陈红艳


陈红艳: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兴事物在特定条件下被催生出来。在对建筑语汇、空间形式、文化背景的追溯和重译中,我们创造出了一些受到市场认可的设计范式。时至今日,酝酿这些产品的环境已经改变,接受这些产品的客体也已变化,我们应该与市场重新接轨,在保留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接触新事物,充分听取来自外界的更加多元与客观的声音,这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寻找创新与突破的方向。感谢三位演讲嘉宾基于自身的项目实践和大量的积累与沉淀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思考素材,我们会持续地在开放中寻求对话,将这个系列论坛作为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以期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反应。



期待下一届论坛的相聚!